021-63802339
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香港不仅率先为内地引进资金、技术等“硬件”,更输入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经营方式、管理经验等“软件”。这些来自香港的智慧,在改革开放各阶段均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助力国家走向现代化。
“鲜活一课”为开放破冰
1983年2月6日,由香港商人霍英东投资的白天鹅宾馆在广州珠江之畔开门迎客,成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酒店。
这家建筑设计中西合璧、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五星级酒店,着实让当时的广州人大开眼界:有广州市民回忆,当年第一次走进白天鹅宾馆,人们要小心翼翼,生怕光亮的地面让脚底打滑。
比白天鹅宾馆的富丽堂皇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那个住招待所还要凭介绍信的年代,这家以接待外宾标准设计运营的高档酒店反而对社会开放,供公众自由出入参观。
霍英东提出“白天鹅宾馆谁都可以进”的建议,意在让更多人看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的确,白天鹅宾馆的成功运营,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广州乃至全国引进外资起到了“破冰”作用。
这一“破冰”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投资者作了示范,带动大批港资进入内地;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鲜活一课。
在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看来,帮助内地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思维,加快解放思想、走向开放,是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专业服务推体制改革
香港以财务、法律等专业服务著称。早在40年前,香港不少专业人士就已迈开北上步伐,以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助力改革开放。
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就是其中之一。1978年,身为测量师的梁振英与香港一些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城市规划师等一起来到深圳,为刚开始酝酿的深圳特区“传经送宝”。在罗湖边防站,工作人员为他填写“回乡介绍书”时还因没听说过“测量师”这一职业而填上了“工人”。
香港专业人士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帮助深圳完成第一批城市规划图,进而到珠三角其他城市甚至更远的地方,为改革开放伟大工程“打工”。
借鉴了香港经验的深圳在1980年成为国家首个经济特区,被视为撬动体制改革的“支点”。此后,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到上海等更多沿海城市,推动这些城市的各项体制改革。
1988年7月,日本孙氏企业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26号地块50年使用权,标志着上海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个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土地批租的城市。
这次成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背后,包含着香港地产、法律、金融、工商等业界专业人士的贡献。上海市政府1986年成立土地批租领导小组,聘请了梁振英、简福饴、刘绍钧、罗康瑞等多名香港专业人士担任咨询顾问,在他们指导帮助下最终完成国际招标。
上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随后在全国推广,加快了城市建设改造和民生改善的步伐。
金融平台助国企改制
有了深圳和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梁八柱。其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重点之一。
自此,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香港则凭借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为推动国企改制和走向现代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93年7月15日上午,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屏幕上第一次出现青岛啤酒的H股代码“0168”。这是国企首次在香港上市,开启了香港作为内地企业首选境外融资平台的新角色。
紧随青岛啤酒,大批“中字头”企业开始试水H股。回顾这25年的历程,诸多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管理者拥有共同体会:企业不仅募集到资金,还得到了管理规范化和资本运作的历练。
方舟说,国企股份制改革过程中,香港金融市场不但发挥了融资渠道的作用,而且对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精细管理提供城市化借鉴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中国开启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
香港作为高密度城市,在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世界一流经验,成为越来越多内地城市学习借鉴的对象。
最为典型的是香港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其理念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同时配合完善的接驳和步行系统。香港轨道运输的成功管理经验,已通过多种方式合作,渗透到北京、深圳等多个内地城市轨道运输中。
方舟说,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内地一些城市的管理还较粗放,而香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已经引起内地不少城市关注。
此外,内地近年涌现出一批自贸区,其中推行的行政审批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少也借鉴了香港作为全球知名自由港的经验。(记者郜婕 张欢)